昆明东川区夜场KTV招聘男模无任务日结-教育委員-+Q:-:4397301:-:底薪5000-10000以上,可日结/周结/月结,详情咨询了解:-:{ 當地時間6月17日,巴西圣保羅市議會大廳,巴西圣保羅州首府圣保羅市與中國溫州市代表簽署兩地正式建立友好交流關系的協議。受訪者供圖 圖為唐韻藝術團成立25周年匯報演出中,少兒爵士舞班在表演節目。受訪者供圖 第七屆“亞文青聯杯”籃球大賽青年組冠軍爭奪賽現場。來源:中新網 中國與巴西,雖遠隔重洋,卻是“跨越山海的好朋友”。國之交在于民相親。在兩國攜手同行的路途中,旅居巴西的華僑華人發揮著獨特作用。一次次交流活動、一次次城市互動、一代代接力傳承,推動著兩國友誼日益深厚、不斷升華。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 “我相信,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我爸是僑一代,他移民巴西,打好基礎;我算是1.5代,在國內接受過教育,在巴西生活工作;我的孩子生在巴西、長在巴西,今年15周歲,再過3年就可以參與選舉。”巴西溫州同鄉聯誼會會長朱軒初是80后,他1995年到了巴西,“我的目標是努力推動華僑華人群體融入主流社會。” 今年6月,巴西圣保羅州首府圣保羅市與中國僑鄉溫州市的代表在圣保羅簽署協議,兩地正式建立友好交流關系。保羅市議員西德尼?克魯茲表示,愿以此為契機,增進巴中兩國人民的了解和友誼,鞏固并發展兩地在經濟、貿易、文化、教育、旅游等方面開展多種形式的交流與合作。 朱軒初參加了此次簽署儀式。“溫州和圣保羅市是我的第一和第二故鄉。去年,接任巴西溫州同鄉聯誼會會長后,我就特別想為兩個城市做點什么。”在巴西讀大學的朱軒初在大學時就曾在議會實習,大學畢業后在巴西政府工作過,也曾擔任巴西勞工黨的亞裔主席。這樣的經歷讓他有意愿也有能力和資源為推動溫州和圣保羅市締結姐妹城市盡力。“期待僑團能助力兩地在更寬領域尋求互惠互利、合作共贏,力推文化教育交流取得更多合作,惠及兩國更多青年學子。”朱軒初說。 “讓我們這個群體被看見。”為了這個目標,朱軒初不遺余力。他積極組織僑團參與選舉活動,讓巴西政界人士看到僑團的能力;他邀請巴西政界人士參與僑界的各種活動,在溝通交流中拉近彼此距離;他組織僑團與巴西當地慈善機構合作,參與各種公益活動,讓巴西民眾看到旅巴華僑華人的愛心善舉。 “我們這代人趕上了好時候。一方面,中國越來越強大,我們在海外的底氣越來越足;另一方面,我們在巴西接受教育、進入社會,有了語言基礎和一定的社會資源。天時地利人和。”朱軒初說,“這幾年,年輕的僑領開始嶄露頭角,大家都摩拳擦掌,躍躍欲試。最近,我就接到了很多電話,咨詢該如何推動友好城市的交流。大家都在朝著共同的目標前進。” 吸引青年人很重要 “吸引青年人參與僑團活動很重要。這是巴西華人華僑青年聯合會創會會長葉王永當時對我說的話,我印象深刻。”2009年12月,巴西華人華僑青年聯合會正式成立,70后魏萬古擔任秘書長,這一干就是12年,如今,他轉任監事長。 用活動吸引年輕人。“文化中國?水立方杯”中文歌曲大賽和“亞文青聯杯”籃球大賽是目前巴西華人華僑青年聯合會參與組織的最亮眼的兩個活動。 “從去年開始,我們在‘水立方杯’中文歌曲大賽巴西賽區中加入了少兒組。今年,巴西賽區還有外籍選手參與。這個活動在巴西的人氣更旺了。無論是外籍選手還是華僑華人孩子,他們到中國參與比賽,親身感受中國的風土人情,回到巴西以后,他們都成了中國故事的熱情講述者。”魏萬古說。 雖然身處足球王國,巴西僑界的孩子們卻對籃球情有獨鐘。“亞文青聯杯”籃球大賽今年已是第七屆。“比賽分為青少組、少兒組、成人組和女子組。今年有約30支隊伍參賽。大家一起組隊一起訓練,籃球比賽成為非常好的交流平臺。”魏萬古說。 “今年球賽參賽人數達到史上最多,規模前所未有;而且,隊員們響應慈善募捐號召,踴躍捐資捐物。”巴西華人華僑青年聯合會會長周偉說,“在圣保羅,籃球不僅是一項運動,更是一種文化和精神的傳承。” “除了文體活動,巴西華人華僑青年聯合會也特別重視慈善活動。基本每個月都會帶著一撥孩子到貧民區參與公益活動。”周偉說,“我們很注意培養年輕人。目前,籃球賽基本都是交給年輕人負責的。” 成立于1999年的巴西唐韻藝術團也很注意吸引年輕人。 “藝術團的第一批成員已經50多歲,第二批大概是80后,現在有了很多90后和00后。這些年輕人在巴西出生、長大,既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熏陶,又對巴西文化有所了解。目前,藝術團20多位老師中有1/3是20多歲的年輕人,他們了解巴西的僑二代、三代,所以在編排節目的時候,會有意識地考慮年輕人的喜好,吸引他們的參與。”巴西唐韻藝術團團長林筠說。 發揮僑界新生代作用 “巴西華僑華人中,新僑居多。目前,60后、70后的父母占多數,大多在中國國內讀過書,對中國和中國文化認同感很強,對下一代的教育也都比較及時、全面。比如,巴西的中文學校就很多,大家都很重視對孩子的中文教育。”巴西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會長張小春是70后,他的兩個孩子都在巴西出生,“我們在家里全部都說中文,所以我的兩個孩子,一個18歲、一個19歲,他們都會講中文。這有助于提升他們對中國和中國文化的認同感,從而可以在中巴兩國交往中發揮自己的作用。” “我們這些僑一代,剛到巴西時,曾經因為語言不通、文化不同感受過隔閡,也因為僑團工作得到過幫助,所以我們對僑團的感情很深。僑二代、三代在國外長大,在當地社會適應得很好,不能完全體會我們對僑團的感情。他們參與僑團工作的積極性和責任感還需要加強,所以我們平時的僑團工作會有意識地多給年輕人提供鍛煉機會。”周偉說。 “在巴西華人華僑青年聯合會的工作讓我得到了極大鍛煉。我慢慢開始了解,僑團應該在什么時候做什么事情。我也開始懂得如何組織活動、如何協調人際關系、如何做成一件事。”這樣的經歷讓魏萬古特別樂意鼓勵年輕人多參與僑團活動,“年輕人朝氣蓬勃有熱情,我們的目標就是不斷搭建平臺,吸引年輕人在這里一起學習成長。” “我從1992年就開始從事僑團工作。那時候,我剛剛大學畢業到圣保羅工作,因為我的葡語優勢,所以在巴西華人協會負責為剛到巴西的華僑華人教授葡萄牙語。這些年,我一直在僑團服務。”林筠說,“我經常鼓勵年輕人多多參與僑團活動。我自己也很注意挖掘年輕才俊,并推薦他們進入僑團發揮自己的作用,比如協助做翻譯、主持人、活動策劃等。另外,在藝術團成立20周年之際,我們成立了唐韻中巴文化藝術學校。目前,學校有160多個學生,20多個教師。教師中有年輕的華人,也有巴西人。我們的目標就是開拓更多科目、吸引更多學生、編排更多節目,進一步做好藝術團和學校的工作。” 魏萬古還是巴西德馨雙語學校的校長:“我們學校正在準備推出‘雛鷹計劃’,推薦學生到中國讀4年大學,這也是培養僑界新生力量的一種方式。相信在中國的學習生活會幫助這些學生回到巴西后更好地講中國故事,也更有能力參與僑團活動。” 正是在這樣的傳幫帶中,代際傳承在巴西僑界悄然發生著。在越來越豐富的交流活動中,中巴情誼日益深厚。(本報記者 張紅)}